一、學校變化 西柏坡八一紅軍小學是全國第200所紅軍小學,自2015年7月18日掛牌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16年9月10日,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攜手遠東正大檢驗集團有限公司赴為我校捐助價值8萬余元教學及學習用品;11月10日,“紅色基因代代傳·全國普法萬里行”活動進入我校,為學校十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發放助學金共1萬元,并捐贈法制圖書500余冊;2017年,天津南開大學為學?;I捐圖書400余冊;學校與北京一〇一中學、石家莊合作路小學進行聯誼活動,極大的開拓了學生視野。學校積極開展紅色教育,讓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學校的綜合實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二、學校簡介 學校占地2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學?,F有在校生102名(其中包括學前班21人),學生輻射窯上、燕尾溝、通家口、南莊、北莊、西溝六個行政村?,F有教師9人(包括學前教育1人)。 校長:趙建波,男,漢族,1980年8月生,河北平山人,200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0年8月參加工作,2009年6月,河北師范大學函授畢業。2000年8月—2004年8月在孟家莊鎮元坊中學(聶榮臻中學)任教;2004年8月—2016年2月在河北平山文都中學任教,任校團委書記,先后分管學校政教、教學工作;2016年2月至5月在西柏坡中學任教,任校安保主任,分管安保工作;2016年5月調入西柏坡八一紅軍小學。 2017年我校參加共青團平山縣委組織的紅色故事演講活動,榮獲優秀獎;我校選送的舞蹈類節目《閃閃的紅星》榮獲平山縣電視臺組織的2017少兒春晚“優秀組織單位獎”和“優秀表演獎”。 三、傳統教育、紅色教育 學校每周一和重大節假日舉行升旗儀式,在每年清明組織學生到南莊村烈士紀念碑進行祭拜活動;組織學生收看閱兵儀式,從小樹立學生軍人夢;積極組織開展各種紅色教育主題活動。根據我校學生封可豪數年如一日幫助殘疾學生王哲彥的事跡拍攝的微電影《我是你的腿》榮獲省會文明辦舉辦的“文明禮儀我來曬”活動二等獎。 四、紅色歷史 西柏坡,中國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新中國從這里走來。西柏坡八一紅軍小學位于西柏坡鎮通家口村,西柏坡西南約5公里處。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毛澤東和黨中央選擇西柏坡作為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在這里召開了推翻封建剝削土地制度的全國土地會議,指揮了決定新中國命運的戰略決戰,召開了描繪新中國宏偉藍圖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從這里赴京建國。 晉察冀黨、政、軍首腦機關先后有長達三年多的時間戰斗生活在這里。 1947年4月,為了供應中央工委機關辦公的需要,中直供給部在窯上村,辦起了裕豐造紙廠。規模不大,手工操作,靠幾匹部隊退役牲畜拉碾子碎料,原料是爛繩頭、破舊紙。 1947年5月,中組部一行150多人隨同中央工委于輾轉來到南莊村,在西柏坡時期,中組部圍繞解放戰爭時期黨的中心工作,深入基層參加土改和整黨,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選拔、培養和組織干部南下接管新區,以及加強機關自身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和干部保障,同時,為奪取全國勝利后我黨走向全面執政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1949年3月23日,中組部隨同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進駐北平。 1948年5月—1949年3月,中宣部在北莊村開展工作。在西柏坡時期,中共中央宣傳部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緊緊圍繞即將奪取全國勝利的形勢,加強新聞輿論宣傳,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以及各戰場上的勝利消息進行及時宣傳報道,極大的鼓舞了軍民士氣;創辦高等學校,恢復中等和初等教育,為新中國成立后教育事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發展文化出版等事業,活躍了解放區的生活,推動了解放區各項工作的開展;同時,根據形勢的發揮發展,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為建國后我黨在宣傳、文化、教育等方面正規化、制度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國工農紅軍河北西柏坡紅軍小學八一分校